有这样一个人,他15岁参加红军,至全国解放,历经战役无数,因战伤左臂截肢,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但当党和祖国需要他转入另一个完全不熟悉的战场——石油工业时,他义无反顾地带领中国石油广大职工,开发了大庆油田,一举甩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他就是著名的“独臂将军”、原石油工业部部长余秋里。
余秋里
1914年,余秋里出生于江西吉安一个的贫农家庭,他15岁投身革命,1929年参加共青团,1931年转为中共党员。由于作战勇猛,1935年4月,余秋里在20岁时就被任命为红二军团第18团政委。
18团是一支能征善战的部队, 也是红二军团的“拳头”部队,1935年5月,在著名的忠堡战斗中,全团在余秋里的带领下奋勇作战,歼灭了敌1个师部和1个旅,活捉了敌纵队司令兼师长张振汉,受到了总指挥贺龙的高度赞扬。
1936年3月,在长征时的一次作战中,敌人一排子弹击中了余秋里的左臂,被打伤的臂骨白茬穿出肉皮,两根筋骨露在外面微微颤动,但余秋里只是简单包扎了一下,就继续指挥战斗。战斗结束后,余秋里感到手臂奇痛难忍,第6师政委廖汉生连忙将他送到医院治疗。
医生见余秋里的手臂伤势很重,建议他截肢,但他却拒绝了。有时余秋里的左臂疼得受不了时,只能浸泡在水里才能缓解。老战友贺炳炎(著名的独臂将军)见了以后,劝余秋里说:“老余呀,干脆把手锯掉算了,像我一样,当个‘一把手’多省事啊!”
贺炳炎
但余秋里仍不同意:“不能锯,我还要留它干革命呢!”
1936年9月,红二方面军到达甘肃,余秋里的伤势已经非常严重,而且左臂已经感染,如不进行手术,可能会有生命危险,于是贺龙亲自拍板:尽快手术,保住生命。
红二方面军卫生部长侯政亲自为余秋里实施了手术,但他在注射镇静剂时,由于没有把控好剂量,一针下去,余秋里就昏迷过去了,经过紧张的抢救,手术总算非常成功。
余秋里醒来以后,第一句话是:“这一觉睡得真香啊!”他又对身旁的贺龙说:“老总,敌人打断了我的左臂,我还有右臂,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要将革命进行到底!”
1939年,八路军120师组建第3支队,贺炳炎任司令员,余秋里任政委,部队在这两位独臂指挥员的带领下,转战大清河南北两岸,不断袭击日寇,队伍不断壮大。贺龙曾称赞他们说:“贺炳炎和余秋里两人都是一只胳臂,刚来冀中时没有几个人,可是他们东一搞,西一搞,就搞出了一支队伍,这支队伍打得很硬!”
解放战争时期,余秋里任西北野战军第1纵队358旅政委,为了增强部队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他提出了广大官兵要诉旧社会和反动派带给他们的苦,于是战士们一个接一个地上台诉苦,诉者失声,听者动容,台上台下情泪交融。
余秋里又对官兵们加以引导,他说:“天下老鸦一般黑,蒋介石是他们的总头子,剥削制度是总根子!”
解放军开展诉苦运动
官兵们深受触动,喊出了“苦从何处来,仇就向何处报”、“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战斗力和凝聚力都得到了增强。毛泽东在得知余秋里的工作后,非常赞赏,并在1948年3月7日发表了题为《评西北大捷兼论解放军的新式整军运动》的文章,对他的这一创举给予了充分肯定。
新中国成立后,余秋里历任西南军政大学副政委、第二高级步兵学校校长兼政委、总后勤部政委等职。1955年9月27日,在中南海怀仁堂,周恩来总理亲自为余秋里授予了开国中将军衔,全场爆发了雷鸣般的掌声。
新中国成立后,石油短缺成为制约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为了发展石油工业,国家在1955年成立了石油工业部,由李聚奎出任部长,他在任期间尽管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新中国的石油工业并没有得到很大的改观,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时,我国的原油产量只完成了146万吨,只达到了规定的72.6%。
李聚奎
为了扭转石油工业的被动局面,中央决定进行一下人事调整,毛泽东对周恩来说:“请你和彭德怀同志商量一下,从军队的高级将领中选一位同志,接替李聚奎同志任石油工业部长。”
周恩来向彭德怀提出了3条标准:一是要比较年轻;二是要肯干,能吃苦;三是要能打开新局面。
彭德怀经过思考,推荐了时任总后勤部政委的余秋里,他说:“余秋里是军队高级将领中比较年轻的,而且这个人有思想、有能力、有办法。”
周恩来也觉得余秋里很合适,于是他向毛泽东进行了汇报,毛泽东当即表示同意,他决定把余秋里和李聚奎调换一下职务,还说自己要亲自和余秋里谈一谈。
1958年1月下旬的一天,余秋里来到了中南海菊香书屋,毛泽东见到他以后,高兴地说:“噢,我们的‘亲戚’来了,请进呀!”(余秋里是江西人,江西人一向有“老俵”之称,走到哪里都被人称作亲戚)
余秋里坐下以后,毛泽东对他说:“总理他们提议,让你到石油部去,我也赞成。”
但余秋里推辞说:“我没有搞过工业,石油这东西在地底下,这个任务恐怕承受不了,主席,是不是另选一个人?”
毛泽东问道:“秋里呀,你今年多大年纪了?”
余秋里回答:“43岁。”
毛泽东哈哈大笑:“才43岁,还是少先队嘛!”他又认真地说:“我们军队的高级将领,很多是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成了我军的优秀指挥员和政治工作干部。知识是从实践中来的,打仗、 搞经济建设都是如此。”
余秋里仍然有些迟疑,毛泽东看到他那一身笔挺的军装,于是又问他:“你是不是不愿脱军装啊?”
余秋里连忙说:“不是,不是!”
毛泽东说:“部长以上干部调动,是中央决定,不是转业,你如果转业,要发一笔财呢!”
毛泽东
余秋里见毛泽东决心已定,于是表态:“主席,我服从中央决定。我一定按照您的指示,在实践中去学习,努力把工作做好!”
毛泽东高兴地说:“好!就这么定了,你如果缺干部,可以指名要,军以上干部你愿意选谁就选谁!”
2月5日,毛泽东在主持政治局会议讨论余秋里的任命时,有一位政治局委员说:“余秋里恐怕嫩了点。”
但毛泽东坚持说:“嫩点不要紧,锻炼嘛!提起来吧!”
1958年2月11日,余秋里被正式任命为石油工业部部长,他上任以后,原部长李聚奎首先用十几天带着他熟悉了一下部里的工作。3月中旬的一天,李聚奎对余秋里说:“情况你已经基本上熟悉了,我想开一次干部大会,你和大家见个面,我就可以离开了。”
随后李聚奎召开了干部大会,向大家介绍了新部长余秋里。但余秋里发现李聚奎在讲话时,下面有的人在低头看书, 有的人在交头接耳,还有的女同志竟然在织毛线,他的内心非常不快,但想到自己刚过来,现在讲这事还不合适,就强忍了下来。
余秋里视察工作
此时石油部机关的人对余秋里也不看好,觉得这位大领导平时见人总是笑眯眯的,没半点儿威严。有人还对大家说:“这个新部长,老土一个。”
大家问怎么回事,这个人说:“他呀,来石油部的第一天,看到办公室自己坐的椅子是把转椅,便上前摆弄了一下,屁股坐上去后,怎么也放不正座位,便气冲冲地叫秘书搬走,随手拉过一把木椅子,说我就坐这个好。屁股坐上木椅子后,双腿往上一盘,然后开心地笑了:还是木椅子好。瞧瞧,大部长连转椅子都不会享受,够土吧?”
最让大家接受不了的是,这位新部长竟然少了一只胳膊。虽然大家都知道余秋里是“独臂英雄”,不过英雄归英雄,要让他来当向地球要油的石油部长,那恐怕还差了点劲儿。大家普遍觉得,这下石油部真要成“光花钱,不下蛋的落后部”了!
又过了十几天,余秋里亲自召开了一次机关干部大会,但下面的人还是该干嘛干嘛,于是余秋里说:“休息15分钟!”
15分钟快乐的时间过去了,当干部职工们回到会场时,发现余秋里已经换了一张充满杀气的脸,他开始了自己的长篇讲话:“可能有些同志觉得,老革命打仗可以,搞经济建设不行,连基本的专业知识都不懂,还能当石油部长?这种说法不对,老革命具有一般人所不具备的优点和特点,他们对党忠诚,有严格的组织性、纪律性,有以身作则的优良作风,他们的这些优点,在经济建设时照样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余秋里讲话
余秋里又说:“我想对知识分子、技术人员说几句话,你们有知识、有文化,这是很宝贵的财富,但你们要知道,是党和人民培养你们上的大学,如果以为自己有了知识,就可以目空一切,那迟早要栽大跟头!”
余秋里说完以后,用眼扫了一下台下,台下顿时一片寂静,再也没人敢做其它事情。此时余秋里又拿出一个大信封说:“这是我们教育司发给外交部的公函,竟然把“外交部”的“交”写成了“郊区”的“郊”,这不是天大的笑话吗?教育司长来了吗?”
下面有人说:“司长请假了!”
余秋里又说:“副司长来了吗?站起来!”
副司长站了起来,他是一位1929年参加革命的老红军,资历和余秋里差不多,余秋里严厉地批评了他:“问题的根子还是在你们领导身上,说明你们对干部管理教育不严,以后机关干部出问题,首先拿各级领导干部是问!”
余秋里的这番讲话极大地震撼了在场的所有干部,从此以后,石油系统里的人都知道了余秋里“不打肥皂就刮胡子”的厉害。此后凡是余秋里主持大会,干部职工们都有些惶恐,副手更是丝毫不敢走神,说不定下一秒,余秋里就突然点了自己的名儿。
余秋里在上任后,多次拜访了地质部长李四光等专家,并虚心向他们求教,经过刻苦的学习,他很快掌握了一些石油地质知识。当时对于发展我国的石油工业应该走什么道路,石油系统里的干部有两种不同的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应该以发展人造油为主。他们认为我国煤炭储量丰富,有大量油母页岩,发展人造油风险小,把握大。
另一种意见认为,人造油的成本高,难以大量发展。我国地域辽阔,沉积岩分布广泛,只要加强勘探,是会找到丰富的天然油的。因此,应当以发展天然油为主。
1958年2月27、28日,分管石油工业的副总理邓小平用两个下午听取了石油工业部的工作汇报,他在会上指出:“石油工业怎样发展,我看是两条腿走路。人造油是要搞的,并且下决心搞,但中国这样大的国家,从长远看,当然要靠天然油。要在经济比较发达、交通条件好的地区加快石油勘探工作。把真正有希望的地方,如东北、苏北和四川这三块搞出来,就很好。”
邓小平讲话
余秋里认真地听着邓小平的讲话,并在笔记本上做着记录,他感到邓小平的讲话非常清晰,对于今后的工作怎么干,他终于有了底。
1958年5月5日至23日,党的八大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从5月8日起,会议进入大会发言阶段。
此时有人向余秋里提出,石油部要不要在大会发言。余秋里说:“当然要发言,人总得要有志气,要有蓬勃向上的精神。现在形势逼人,各地区、各部门都争着要发言,表示坚决拥护、贯彻总路线,把工作做得更好。我们怎能做缩头乌龟?”
有人又问:“讲什么呢?”
余秋里说:“这个发言,第一要短,长了没人听;第二,不能泛泛而谈,要有气势,对内要鼓舞士气,对外要激动人气。”
此时有人说:“根据余部长的要求,我看可以采取挑战、打擂的办法。”
余秋里高兴地说:“这个办法好!要挑战、打擂,就要选一个名声大的部当对手,不然就没有味道。哪个部名声大呀?”
大家都说:“当然是冶金部啦!”
余秋里说:“好,我们就和冶金部挑战,口号是,冶金部生产一吨钢,我们生产一吨油!”
有人担心地问了一句:“我们能做到吗?去年,钢产量为535万吨,而油产量只有146万吨,相差太远了!”
但余秋里坚定地说:“那我们就用15年赶上钢铁大王,一吨钢一吨油!”
最终石油部副部长李人俊代表石油部在大会上对冶金部发起了“挑战”。几十年后,当李人俊回忆起这件事时,感慨地说:“当年在石油部最困难的时候,却敢于向冶金部挑战,喊出一吨钢、一吨油的口号,只有余秋里有这样的胆略和魄力!”
起初石油部把勘探的重点放在了川中地区,但余秋里在带领团队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后,发现川中地区的油层薄,产量低、下降快,而且没有发现大油田,并不适合在这里进行石油会战。
1959年4月2日至5日,中共八届七中全会在上海召开,余秋里参加了会议,他在会议期间把川中地区的情况向毛泽东进行了汇报,毛泽东听后说:“那里没有找到,就到别处找。‘东方不亮西方亮’,中国这么大的地方,总会找到油的。”
毛泽东在中共八届七中全会上讲话
余秋里说:“我们遵循小平同志的指示,将石油勘探的战略重点从西部地区转移到了东部地区,我们将加强东北、华北、苏北等地区的勘探。”
从上海回到北京后,余秋里再次来到李四光家里拜访,李四光问他:“余部长,四川油层的古怪脾气,让你伤脑筋了吧?”
余秋里叹了口气说:“是呀,李部长,西部的油气区划到底怎么样?您是大科学家,大权威,给我交个底,如果西部不行,拓展东北到底有没有希望?”
“这个嘛,我最近也在考虑。”李四光起身从书柜里拿出一张图纸,展开后对余秋里说:“西方人断言中国是贫油国,我从来就不信,不但油不贫,而且有大的油区,你看这是长春物理勘探研究所前几天送来的最新地震细测研究成果,图上清晰地勾画出杏树岗、萨尔图、喇嘛甸子,三个面积各为100至300平方公里的地质构造,可以推测到,三个高点下面都有油层,而且可能有大油区。你今天不来,我过几天还要找你哩!”
余秋里听后大喜,他马上问道:“你看在松辽大盆地能找到大油田吗?”
李四光反问:“你打算把勘探重点放到松辽平原?”
李四光
“是呀,李部长,在松辽平原找不到大油区,就很糟糕了!”
李四光听后也放了心,他说:“你下了这个决心,就好办了!”
此后余秋里把石油勘探的战略重点转移到了位于东部地区的松辽盆地。经过艰苦勘探,1959年9月26日,松辽盆地中央地带大同镇的松基三井终于喷出了工业性油流,余秋里非常高兴,当时正值建国10周年大庆,于是他提议将新发现的油田命名为“大庆油田”
松基三井
1960年1月,余秋里再次来到上海参加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毛泽东在会上问他:“秋里同志,你那里有没有好消息啊?”
余秋里胸有成竹地回答:“主席,我们在松辽平原发现了大油田!”
毛泽东眼睛一亮,高兴地问:“大油田?”
“是的!我刚从黑龙江回来,有几口井正在高量喷油,这种情况显示大油田已经找到,现在正加紧勘探,顶多有个半年就可见分晓了!”
“好啊,半年后听你的好消息!”
大庆地理位置
1960年2月13日,石油工业部正式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关于东北松辽地区石油勘探情况和今后工作部署问题的报告》。报告中说:
我们打算集中石油系统一切可以集中的力量,用打歼灭战的办法,来一个浩大的大会战。
仅过了7天,报告就被中央批准,中央指出:
积极地、快速地进行松辽地区石油的勘探和开发工作,对于迅速改变我国石油工业的落后状况,有着重大的作用。
中央批准以后,余秋里决定实施“大庆石油大会战”,但如此大规模的会战,仅凭石油系统的人马是远远不够的,余秋里于是找到了总参谋长罗瑞卿,要求他分配给石油系统3万名转业官兵。
罗瑞卿爽快地答应了余秋里,并对他开玩笑说:“余秋里啊,你一下子就要改编我们3万部队,你真会找窍门啊!”
余秋里也笑着回答:“总长,活人不会被尿憋死,大会战太需要人呀,我只有找娘家啊!朱总司令说过,没有石油,天上飞的,地下跑的,都转不动呀,大炮、坦克还抵不上打狗棍哩!”
4月29日,余秋里正式召开“石油大会战万人誓师大会”,他在会上说:“一个国家要有民气,一个集体要有士气,一个人要有志气,这三股气结合起来,就能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
誓师大会
会战开始后,余秋里与工人们同吃同干。有一天半夜,余秋里回到住处,连衣服都没脱就钻进被子。谁知余秋里刚睡着,雨布突然倾斜下来,将水泻在他身上,把他浇得浑身湿透。尽管条件艰苦,但余秋里始终乐呵呵地说:“这比长征路上不知道好多少倍!”
为了振奋大家的士气,余秋里还提出了口号:“只许上,不许下!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
石油部副部长孙敬文提意见说:“这口号有点夸大主观因素。”余秋里听了进去,于是把口号改成“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后来这句口号也成了铁人王进喜的口头禅,并随着影视作品遍传全国,老少皆知。
王进喜也是余秋里树立的一个先进典型。余秋里在上任之初,得知王进喜带领1205钻井队创出了月进尺5009.3米的全国钻井最高纪录后,立即亲自接见了他,并亲切地握着他的手说:“你这个名字好。进喜,进喜,叫咱们石油部也进点喜嘛!”
王进喜
大庆石油会战时,有一天王进喜正在带领大家打井,钻至井深700米时,突然发生了井喷,液柱越喷越猛,不一会儿就达到了20多米高。
井喷,就是埋藏在地层深处的水、原油和天然气在地层的高压下突然喷发,如果不能及时处理,那么井架就会被吞没到地层里去,造成井毁人亡。
此时王进喜告诉自己一定不能慌,必须马上带领大家止住井喷。压井喷需要用重晶石粉调泥浆,但井场上没有,他当机立断决定用水泥代替。可是当大家把一袋袋水泥倒进泥浆池时,由于没有搅拌机,水泥都沉在池底,起不到作用。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王进喜突然跳进了泥浆池中,用身体搅拌起泥浆来!很多工友受到了他的感染,也纷纷跳了进去,大家奋力划动双臂,用身体搅拌着泥浆,就这么经过3个小时的搏斗,王进喜终于带领大家制服了井喷。
但王进喜却因为一直泡在泥浆里,全身都被碱性很强的泥浆烧起了泡。大家把王进喜拉上来以后,他一下子就昏倒在了地上,大家要送他回去休息,他清醒后却说:“别管我!赶快大排量循环,别让水泥凝固了!快点处理泥浆!”
这番话让在场的人都非常感动,大家都说:“这真是铁人啊!”
余秋里知道了王进喜的事迹后,专门开会表扬他,并号召大家“学铁人、做铁人”,他说:
王进喜在缺少运输工具,没有起重设备的困难条件下,带领工人创造条件上,硬是肩扛人抬把60多吨重的钻机搞上去,立了起来,胜利钻完一口井。我们就是要学习他这种艰苦奋斗的大无畏精神,学习他绝不被困难压倒、而一定要压倒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
王进喜被树为典型
在余秋里的带领下,1963年,大庆石油会战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全国原油产量跃上648万吨,其中470万吨产自大庆油田,油田除收回国家全部投资外,还为国家积累了3.5亿元!
毛泽东在得知大庆油田的巨大成功后,专门对邓小平说:“余秋里是帅才!”
邓小平则回答说:“余秋里这个人就是不信邪!”
1963年12月月,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豪迈地向全国、全世界宣告:“我国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人民生活所需要的石油,完全可以自给了!中国人民使用‘洋油’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了!”
1964年,毛泽东又发出了“工业学大庆”的号召。在这以后,全国掀起了一个宣传、学习大庆的热潮。
《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工业学大庆”
1964年12月,毛泽东又提议调余秋里到国家计划委员会去工作,但在征求意见时,有位老同志说:“余秋里是一员猛将、闯将。”言下之意是余秋里并不适合做计委的工作。
但毛泽东却说:“余秋里做计委副主任不行么?石油部也有计划工作嘛!是要他带个新作风去!”
1964年12月,中央正式任命余秋里为国家计委第一副主任兼秘书长、党组书记。于是余秋里离开了工作6年的石油工业部,开始了新的征程。
1975年1月至1982年5月,余秋里担任了国务院副总理,官至副国级。如此成就,在117名开国中将中,仅他一人而已。
余秋里
1982年9月,党中央任命余秋里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他又回到了阔别24年的军队工作。余秋里上任后,着力改进和加强全军的政治工作,对进一步稳定部队、全面提高部队素质,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983年5月,总政治部在金华召开军地两用人才经济交流会,余秋里到会并作了报告。余秋里上台时,服务员准备上前搀扶,但他却推开服务员,挥了一下自己的空袖管,跳上了讲台。
讲到一半时,余秋里掏出了烟,服务员见状,连忙上去准备给他点火,但他再次推开了服务员,自己取出火柴,并用两腿夹住,点燃了手中的香烟,动作非常麻利。
余秋里(中)
同年余秋里回家乡探亲,见到亲人后,他首先强调说:“你们不要想从我身上沾什么光。”
弟弟余财发听了以后很不高兴,对余秋里说:“你当那么大的官,从未给家乡办点事。”
余秋里却说:“我是担任过副总理、国家计委主任。但我不是江西省计委主任,更不是吉安县计委主任!”
余秋里的侄女余满秀在1986年当兵,第二年考军校却因为分数不够,她于是给余秋里打电话,希望他能为自己打个招呼,余秋里却说:“没有必要。能上就上,上不了回家种田!”
余秋里(左一)
1999年2月3日,余秋里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中央评价他是新中国石油工业的创建者、经济工作的杰出领导人、军队政治工作的卓越领导者。
-
点赞
(101) -
喜欢
(279) -
玫瑰
(103) -
笑脸
(92)
-
产品不错
(8) -
款式新颖
(8) -
价格合理
(7) -
交货及时
(6) -
讲究信用
(6) -
服务周到
(8) -
待人和气
(7) -
交通方便
(8)
1、本网展示的内容见“信息来源”,其真实性请网友自主核实,对不正常要求预付定金、中介费或其他费用等的,都可能是欺诈信息,请务必谨慎,以防上当受骗!
2、以上展示的信息由网友发布提供,如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存在问题,或者有冒犯肖像及不良信息的请立即致电客服删除!客服电话:0575-85672028,手机/微信:15313206870,并立即发邮件至523138820@qq.com、301053658@qq.com。
相关资讯
- 许世友想跟耿飚比试武艺,耿飚抬头一笑:不用比,你不是我的对手
- 美国记者与周恩来握手,故意掏手帕不停擦手,周总理一招轻松反击
- 曹操的15位夫人都有谁?大多数都是抢来的,其中两位最出名
- 美国发现罕见唐楷真迹,水平比欧颜还高,被誉为“楷中兰亭”
- 许世友部下高层军官众多,7位上将、36位中将、65位少将
- 1963年,开国中将路过南京军区,许世友得知后大怒:没把我放眼里
- 民间故事:屠夫欲杀猪过年,年猪梦中求情:主人,请让我多活三天
- 当年辽宁舰回国途中,土耳其曾勒索10亿美元过路费,中国给了吗?
- 4位亲华的美国总统,1位助力中国入五常,1位更改世界格局
- 马英九参访黄埔军校,看到政治部办公室门口有合照:哪个是周恩来
- 1976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宫殿宗庙区,发现了“妇好墓”。
- 台湾老兵找到失散45年的江苏妻子,上门问她丈夫:我可以带她走吗
资讯热点
- 中网市场发布:力格瑞液压(上海)有限公司研发生产:RDM(铣挖机)、SPMB(萨克斯马达)、IAM(管簧马达)等液压产品设备
- 中网市场发布:浙江原纯绣品有限公司生产多色绣、平绣、水溶绣、冲片绣等产品
- 中网市场发布: 绍兴奇恩纺织品
- 中网市场发布:南通海门市雁尚居羽绒生活馆研发生产销售"雁尚居"牌羽绒被
- 中网市场发布: 天津欧溥众建材科技有限公司门窗阳光房
- 中网市场发布: 浙江婉洋工艺品有限公司
- 中网市场发布:上海时享周流物联网科技、上海时享鉴宜科技研发、生产智能家居及系统解决方案
- 中网市场发布:东光瑞昌纸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专业研发、生产和销售"沧信"品牌RS系列、RG系列、RD系列、ZYKM系列纸箱机械设备及配件产品